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团队、实战、绩效---洪国康的博客

体验是醒思之本,快乐乃学习之源,致力于营造一个让实践者学习成长改变突破的环境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体育的快乐是人类最高境界的快乐! 秉持专业,敬业,商业的职业化体验式教育学习培训的资质。 实事求是,经世致用,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.择善人而交, 择善书而读, 择善言而听, 择善行而从...... 普通教师照本宣科,好的教师善于解释,优秀教师善于论证或示范,而伟大的教师则善于启发,感悟......

激情+坚持=成功  

2009-04-13 19:50:28|  分类: 课堂文化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激情+坚持=成功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对洪国康老师的课堂评估

    我是整个软球班唯一一名理学院的学生,所以我想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阐述上我在洪国康课上的收获。

事实上,很早以前我就想举手写这个课堂评估了,只是一直缺乏勇气。事实上,我是选不上课才被安排来洪国康的软排课的,但是这件事我不得不美其名曰“缘分”或者是命运的“恩赐”。事实上,从一本书起,我也开始重视和热爱文化了,所以对洪国康的课堂文化颇有共鸣。

    说说标题的由来吧。

    洪国康每节课都会留出些时间给我们打比赛。开始,我觉得很难适应,因为我毫无基础,本身眼光更加集中于期末考试的成绩,被洪国康这样一来,课堂上练习的时间就更加短暂了。但是,洪国康的课堂教学氛围很快让我进入了状态,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——我很快改变了之前对排球的厌恶,当我喜欢上比赛时的氛围和为团队出力的自豪感时,我已经能够很自觉地在课后练习,并喜欢上关注中国女排了。短短的一个月,我对排球的喜爱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,毫无疑问,这种进步源于洪国康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他的个人魅力。

本节课,当第四队队长上来进行小结时,我就在下面思考,为什么他们的团队有那么多绝对具备实力的老将,却还是失败了,而我们的团队有那么多新人(似乎是新人最多的队伍)却反而连续稳坐冠军宝座?如果给每个人的技术水平打个分,然后比较下两队的总分,或许我们队还会比他们更低些呢!当然,除了洪国康所说的队长缺乏“威严感”之外,也先排除我们队的叶镇实在是实力非一般的因素。主观上来说,我认为我们和第四名的差距还在于——我们每一名队员都热爱排球,在排球课上总是那么有激情,那么忘我;而通过洪国康的一些描述,我感觉他们的队员可能是缺乏了打球的那种激情了。

在此,团队精神凸现出其贡献了——这也是洪国康重视学生道德素质、文化素质培养的原因吧。没有后两者作支撑,精神动力也无从寻找,谈什么打球呢?顶多算是混个学分,完成任务。洪国康的教育责任感使得我们的这两节课时间变得与众不同。时间的广度和深度是可以延拓的——洪国康做到了!

    所以说洪国康的课是“体育课”似乎有些狭隘了,不如说成是体味人生的实践教育课吧。所以我也相信,只要洪国康有基础,无论让他上什么课,给谁上课,他都能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,他都能化平凡为神奇。这不是溜须拍马,从他独特的分组方式,到他独特的热身形式,再到他独特的奖励、独特的课堂安排,无不闪现着他的精心安排,对他的职业的强大的责任感和他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。那些虽说发表了许多重要的科研论文,却只会在课堂上玩催眠的老师,相较起来,简直是望尘莫及。

激情对于一项运动究竟意味着什么?我认为,激情折射了战斗力,也折射了我们的团体意识;预言着我们会为之所付出的努力,也预言着了我们对克服将来的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。因为我们有同样的奋斗目标,所以我们会自觉地团结在一起,并为之努力。

再说坚持,激情总是短暂的,不能永久凝固的,所以要做好一件事,坚持很重要。我们的体育委员——叶镇,已经学习排球第4个学期了,但是如果随便拉个路人看我们打比赛,不看他的技术,别人或许还会以为他是刚学的排球,因为他始终保持着激情。人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探索欲,并且孜孜不倦,但是很少坚持到底的。社会上总有人“跳槽”,兴趣班报了一大堆但是学无所成、半途而废的小孩子更是不胜枚举。孔子学琴的故事讲述的是:惟有百学不厌方能达到真正的境界。中国女排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“百学不厌”的结果。

如果说,打赢比赛是终点站,那么激情就是方向盘,坚持就是动力来源。

在受到无数赞许和肯定之后,我觉得洪国康所说的“厚德载物”必须被放诸实践,惟有厚德能让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,抵制浮躁。对每一个人,也包括洪国康,真正的“厚德载物”是沉重的、是寂寞的、是难上加难的。但是,我们必须这么要求自己,时刻敲起警钟,只为了我们的心中一畦纯净的信念。

其实,感慨还有许许多多,洪国康带给我太多的惊喜。我想说,从他所说的“日清日高”开始,我就逐渐养成了记点心得的习惯,监督自己每天要有所收获。感谢洪国康,他让人深信——精心过好每一天,做好每一件事,你就能收获神奇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74085032   钟颖琦2009年4月8日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12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